2019年英國漏損高峰論壇議題概要
自來水公司如何將漏損率逼近于“零”?
-
雇傭更多的運營技術人員?
-
在管網基建方面注入更多資金?
-
為崗位配置更“先進”的工具?
創新將發揮關鍵作用——誰將引領創新之路?
-
一家自來水公司還是多家自來水公司聯合協作?
-
技術制造商還是設備供應商?
-
研發機構還是合資企業?
創新到底意味著什么?
-
低成本傳感器的全管網覆蓋?
-
更好地應用物聯網、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來處理、分析和理解數據?
-
更先進的管材應用和管內修復技術?
峰會將集中討論在未來幾年內,對于降低管網漏損的政策和做法(無論是在英國還是在全球)所涉及的重要問題。議程的重點主題包括:
-
氣候變化、人口遷移、干旱和缺水地區對用水高需求的影響。如何應對這種極端情況?如何在中國、巴西和菲律賓等人口眾多的特大城市保持水源供應的可持續性?
-
對于客戶的需求管理,我們能從開普敦2018年水損大會的干旱事件中汲取到什么教訓?
-
英國水務行業必須在未來30年內實現嚴格的漏損控制目標。到2050年,他們能把排放量減半嗎?零漏損在未來是現實還是白日夢?
-
技術公司將在幫助企業實現漏損控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。要達到接近于零的水平,傳感器、通信技術、管道材料和管道維修技術需要什么樣的更新?
-
技術融合——行業是否在某些技術上趨同?我們如何最佳地利用新興的人工智能和5G/NB-IOT通信技術來實現網絡自動化和控制、集成傳感器管理以提供管網管理的“全畫幅”?
-
主干管漏水。企業如何在監測、識別和修復大型管道漏水方面取得更好的進展?
-
穩定管網以防止壓力瞬變。瞬態分析如何幫助更快地識別管網異常以防止突發情況?“動態分區”能成為下一代動態自適應的DMAs嗎?
-
采用創新的客戶監控技術。我們是否能更好地理解客戶用水、管道漏水和內部管網損失之間的平衡?
-
如果我們有客戶賬單和消費記錄,我們能找到更換客戶水表的最佳時間嗎?